相关栏目
热点文章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介绍

字体大小: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是一所工科学院,开设了多个新、老工科专业,为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现下设:智能制造系、电气工程系、机械系、自动化系、机器人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实验实训中心。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7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5700多人。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从2002年就开始招生,是学校最早一批本科专业。

公司十分重视团队队伍建设,不断引进、优化教师团队,引进帽峰学者5人,现有教师211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另外,机械工程教学团队还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广东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校级一流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特色明显。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和加强内涵建设,《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省级线上一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是省级线下一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是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还建有8门校级一流课程、3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门校级应用型课程。

公司的“电气工程”是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是校级优势学科,有力地支撑了硕士点建设;2022年学校获得广东省“硕士联合培养单位”后,学院是学校首批拥有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硕士点建设立项和联合培养硕士的二级学院,目前已招收四届硕士生;学院拥有“广东省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研究工程中心”、省级“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学院、省级机器人科产教融合基地,还有2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省级老员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校级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兴通信产业学院、中大力德现代制造产业学院,以及33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学院实验实训中心设有省级通信与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中心、校级电气工程综合实践示范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共有实验室45间,实验室总面积7700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

近年,学院老师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中南十一省市电工学会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批省级质量工程13项、省级教改项目9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16项,校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16项。并成立了13个不同类型的工作室,指导员工进行各类竞赛、产品设计和创新创业活动。

全院员工目前参加了77个学科竞赛项目,在“挑战杯”、“互联网+”、“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老员工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各种奖项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0多项,省级奖项150多项。如在第二十届全国老员工机器人大赛robocon2021、2025获国家级一等奖,2024获二等奖,2022年和2023年分别荣获三等奖;在2021中国工程机器大赛暨国际公开赛荣获一等奖;在2023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全国总决赛荣获三项一等奖、2024年荣获二项一等奖;2025获省级挑战杯特等奖1项,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2025年获机器人对抗赛国家级一等奖。18机器人专业林群斌同学自主创业,企业年营业额2000多万元;18机器人专业优秀毕业生高伟昌,在校期间参加省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 2022年成立2家初创公司(光啸科技、共盈传媒),聚焦校园与企业服务,开发“校园优+”和“企业优+”2款产品,直播带货,服务300+品牌,年营业额达1亿元。

公司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三全育人”,产教融合,推进校、企、研究院所与工程中心“全程参与、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综合教学改革。学院目标定位:立足广东、服务地方和先进制造业;学院办学理念:传授科学技术和传承家国情怀、做好立心立命修身的教育理念;凝练形成了“三位一体”、“四融合三强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学校、企业、研究院所与工程中心“三位一体”的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广州数控、省科学院智能研究所、省机械研究所、中兴通讯公司、比亚迪等多个企业、研究院所合办产业学院和实习基地,实现了产教融合;智能制造、电子电气、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项目教学引领下,实现了机电装置、控制电路、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等多专业课程间的技术融合;专业内容与育人教育有机结合,使爱国、人生观、做人、做事教育寓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实现了课程与思政融合;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强化动手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公司重视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初步形成了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科研体系。学院在省级机器人集成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取得多项成果,目前主要承担多功能非线性声波参数检测研究与应用、非均质材料重点设备在线无损智能检测系统研制与分析、特殊用途智能机器人研究、非接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智能门锁研发、家用小型制氧机等应用研究和新产品研发项目;设计了新一代不用编程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应用于不锈钢家用容器表面抛光拉丝机器人工作站,对水暖卫浴零件加工,获得横向课题经费180万元;学院师生承接企业委托的设计地铁场站出入口智能管理软硬件系统和站台门开关安防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已制成样机,准备交付;参与《人形机器人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技术规范》《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大负载工业机器人 (100kg~300kg级)》两个国家级标准撰写。学院师生设计的26种(离心机、机器人、制氧机、环境监测等)产品参展深圳高交会、广交会、教育装备展等,受到内外商的关注和好评,并产生销售业绩,受到中央电视台、央广网等国家级媒体的广泛报导。

公司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1项,获广东省教育厅省级教育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项目800万元。学院2024年各类科研项目金额为1000多万元,发表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30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获得专利授权8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公司采用“六合一”就业工作机制,稳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就业质量和薪酬较高,众多毕业生就业于南方电网、比亚迪、中大力德、视源股份等知名企业和事业单位,各专业毕业生深受大湾区企业欢迎。

目前,学校准备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院师生正在按照学校的部署,在团队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实验实践条件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全院上下精神饱满,以奋发向上的状态迎接评估,对标对本,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